隨著聲音教培行業(yè)的興起,行業(yè)有關看法卻莫衷一是。有培訓質量差、承諾難兌現的批判,也有著“存在即合理”、彌補行業(yè)缺口的認同,面臨野蠻生長的聲培市場,聲音培訓的效果到底是怎么樣?用戶們又是如何做出選擇的呢?為此,鳳凰網廣東訪問聲音教培機構代表企業(yè)——梨花聲音研修院的兩位學員,看看他們怎么說。
王秋意(左二)和譚天(右一)在和張弛老師(左一)交流
選擇:在線打破興趣與專業(yè)的一墻之隔
來自中山的全職媽媽王秋意,便是聲音職業(yè)大潮的新一員。原本在培訓機構當英語教師的她,孩子誕生后恰好正面碰上了“雙減”政策的實施,在家待業(yè)一段時間后打定主意另尋新的職業(yè)上升途徑。就在這時,她接觸到了聲音培訓的相關課程宣傳,意識到自己從小埋藏在心底的播音夢想其實一直都還在——小學的時候,王秋意就做過廣播員,給同學們錄過磁帶,了解到播音兼職工作大多在家就能完成,并不影響自己撫育孩子,不如就兼職播音相關的工作如何?
在愛好的驅使下接觸到聲音培訓的還有來自廣州的電器銷售譚天。聲音一直也是他的興趣所在,普通話底子較為扎實,聲音表現優(yōu)越的他日常還經常擔任婚禮司儀的工作。而在從事銷售工作之前,譚天從事的是教師職業(yè),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剛需,讓他在自學普通話教材的過程中首次邂逅了張弛老師。
再一次在抖音短視頻上偶遇張弛老師時,譚天重新燃起了對配音的熱望。在系統(tǒng)學習之前,東北人出身的譚天原本對自己十分自信,“覺得自己普通話挺標準的,沒有口音和平翹舌問題。”深入學習了以后,譚天才發(fā)現以前自己的認知只是皮毛,“愛好和專業(yè)還是有距離的。”
同樣認識到播音兼職工作具有一定門檻之后,王秋意想著自己或許需要一些專業(yè)培訓。經過慎重思考,抱著“即使不能從事聲音兼職工作,聲音與表達的提升或許也將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多有助益”的想法,王秋意將參加聲音培訓列入日程表。在抖音初見張弛配音教學后,被吸引的她很快就報名了梨花聲音研修院的聲音訓練5天體驗課?,F在的她再回想,也絲毫不后悔當時“沖動”做出的決定。
作為新職業(yè)教育在線平臺十方融海旗下的代表產品,梨花聲音研修院的存在填補了市面上對成人聲音培訓的空白,能為普通大眾提供專業(yè)化、體系化、實戰(zhàn)化的聲音訓練課程,為像譚天和王秋意的普通人改善個人聲音形象提供了便捷可靠的學習渠道與提升平臺。
記者注意到,在專業(yè)院校之外,目前國內在聲音培訓資源上存在一定缺口:市面大多數都是針對兒童的聲樂主持培訓,針對成年人的聲音提升培訓課程數量極少,加上線下課程資源大都集中在一線城市,像王秋意所在的中山這類二線城市,聚焦專業(yè)配音的機構更是罕見。發(fā)現了梨花聲音研修院之后,王秋意對梨花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專業(yè)的教師團隊推崇至極:“(在梨花)全國的老師都可以給你上課,但線下課程的質量和師資反而難以保證。”
此外,線下課程的一般時間安排趨于固定,疫情的反復,也使得線下課增加了被隨時叫停的風險。這無論是對日常有工作安排的譚天,還是需要照顧孩子的王秋意來講,都很容易造成時間上的沖突,為學習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與之相對的,是線上課程的靈活便利與自由:只要有電、網絡和任意的碎片化時間,在移動和PC端都能隨時隨地聽課。更讓王秋意和譚天滿意的是,梨花聲音的課程還可以由學員根據自身的空閑時間來選擇每周的小班課,即使無法即時看線上直播課,也可以回看錄像。多方比較之下,線上課程成為他們的首選。
同時,梨花聲音研修院還會定期舉辦學員開放日與線下見面會,屆時,全國各地的學員都有機會到訪梨花總部,實地參觀直擊“一堂直播課的誕生”,在深入地了解梨花聲音課程內容的打造流程之外,還能和原本只能在直播中看見的老師面對面請教,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們溝通交流學習方法與學習困惑,提高了學員們的滿意度和參與度。
基本上每次的線下活動,譚天都積極參與,“上次開放日認識了不少新的朋友,我們還拉了一個群。開放日結束了群也沒有解散,大家都會常在群里分享學習心得,這種線下活動與線上交流也給了我們更真實的課程參與感。”
學員開放日大合照
積累:服務與專業(yè)并舉,進步“肉眼可見”
由于聲音訓練營的無門檻招生性質,報班的學員基本都是業(yè)余愛好者,更不乏0基礎的“行外人”。如果一來直接就灌輸非常專業(yè)的術語,聽不懂的挫敗感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其興趣和學習動力。對此,譚天特別贊許了梨花的課程設計和安排的合理性,“課程都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讓我們去學習。不能說每一個人都適應,但是起碼適合大部分人的學習節(jié)奏。”
此外,梨花教育也在科教研團隊的支撐下,不斷優(yōu)化教學模式,開創(chuàng)了業(yè)內特有的“四師教學”模式:業(yè)內知名主講老師傾囊相授實戰(zhàn)經驗與技能,聲音教練導師全程陪伴式學習,小班課老師針對學員聲音個性與特點制定學習計劃,行業(yè)內擁有豐富經驗和知名度的大咖導師直播授課。這種創(chuàng)新性的“案例式詳解+實戰(zhàn)演練+陪伴式服務”的教學模式,讓它在聲培市場的滔滔大潮中脫穎而出,成為贏得學員認可的關鍵。對本身就是銷售的譚天來說,他十分清楚站在客戶的角度,對產品的“認可是第一位的”。在對同類機構作過了解和對比之后,梨花教育的正規(guī)資質、高性價比課程與名師團隊,都讓他在報名時不再猶豫。
每周小班課的班主任老師添加了每個學員的微信,并會在視頻課之前,把課程內容和ppt等文件資料都提前發(fā)給學員并做上課提醒。班主任的及時反饋,更讓王秋意體會到課程的實際效果,“確實學有所得,本來跟著視頻課覺得自己練得挺好了,但一上小班課,感覺差距還是很明顯。”王秋意選過好幾個老師的課,感覺都很專業(yè),“都很一針見血,反饋的意見對我有切實的提升效果。”
即時的溝通和反饋,帶來了極高的學習效率與質量;貼心的服務,也極大地提升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體驗。目前為止,譚天已經接到過兩次教學部門耿颯老師的電話回訪,詢問現在的課程學起來有沒有困難或者吃力的地方,以及課程安排是否還需要做什么調整。
作為科技公司,梨花也很注重技術研發(fā)的投入。梨花聲音研修院APP的伴學屬性,研發(fā)的“AI評測”等智能化系統(tǒng),也為學員提供了良好的輔助與監(jiān)督作用。APP中每天都有提醒的口部操打卡練習,旨在提高學員臉部、唇齒和舌頭肌肉的力量。“肌肉的力量變好,即使說話時間長也不會覺得疲勞,否則就會口干舌燥,人體自動分泌唾液,就會出現口水音。如果口腔力量夠強,就能講很長時間也不感覺疲勞,避免口水音的干擾。”說到堅持練習帶來的改變,譚天如數家珍。同樣地,挺軟腭的練習也需要把肌肉力量鍛煉到一定的程度。否則稍微挺了一會兒就會感到疲勞,軟腭落下來,口腔里的空間就變少了,氣息也變少了,聲音就變回原本的大白嗓了。在譚天看來,只有堅持練習才能學有所成。
梨花AI糾音工具
綻放:提升信心,找準方向
無論多么高效高質的課程,也不是看完視頻就能領悟,最重要的還是堅持不懈的自覺練習。王秋意強調,“如果你一天都沒花個半個小時去做練習的話,怎么可能會有提升?”一直以來,她都堅持配合課堂視頻來做針對性練習。如果覺得哪個錄音的效果不好,她就直接發(fā)語音給班主任,以便老師作出及時的反饋。
在她看來,在聲音學習這條路上,比起專業(yè)的課程師資,更重要的是自己內在努力,“有句老話‘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聲音學習同樣如此。”
王秋意如今在梨花聲音研修院已經學習了三個月,雖然學習進程才過半,但王秋意已經開始積極嘗試“試音單”。比起試音單的酬勞,她更多地把試音當成一個發(fā)現問題、積累經驗的過程。“平常我覺得自己讀文章感覺還挺好,但當你真的接單試音坐在麥克風前,就會發(fā)現耳返里的聲音特別重,人也特別緊張。試音也就兩三分鐘,但當你坐在那里,讀到后面舌頭好像都打結了,嘴唇都閉不攏了。”讓王秋意滿意的是,試音階段自己所有的音頻梨花方面都會有專門的老師幫忙把關,具體指出問題,到底是口水音重,還是播讀機械。通過多次試音的反饋,王秋意發(fā)現了自己的更多不足,也努力抓住每一個進步的機會。
截至目前,王秋意已經收到了一個電臺情感美文和一個短視頻奇聞百科旁白的訂單邀約。王秋意此前最理想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和有聲書平臺達成長期的合作,“不過現在我覺得還是要平常心,畢竟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都告誡自己一定不要急于求成,厚積才能薄發(fā)。”現在接到的每一個訂單,都成為了她給自己注入的一點信心:再堅持一下,或許還可以在這行干下去。
目前譚天已經進入了第五階段,作為即將畢業(yè)的學員,他也接到了不少的訂單。根據他聲音飽滿磁性的特點,配音訂單基本上都以歷史人物傳記旁白為主。在譚天看來,自己成功的原因之一也在于找準了方向。“每個人的聲音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同特點的聲音有著不同的發(fā)展方向,大家找準這個方向,在學習上無疑能事半功倍。”
而在通過聲音實現兼職以外,譚天還希望借此為自己人生開辟更多一種可能性,多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試音成功對我們來講,這更多屬于一種突破和自我價值認可。”通過市場的反饋,譚天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正努力調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找準方向,就可以有的放矢,大膽去投單。”
五個多月來,通過老師的講解和課程逐漸深入的學習,譚天打破了以往“自我感覺良好”的假象,發(fā)現了很多自己意識不到的問題:例如發(fā)音細節(jié),調值的高低和飽滿程度。在學習至于,譚天也意外發(fā)現這段時間的聲音訓練對自己的本職工作也大有裨益。“無論銷售什么產品,最后都是落實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如果開口介紹產品性能的時候聽起來舒服,能給客戶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基本上銷售就成功一半了。”
隨著聲音經濟風口的到來,互聯(lián)網各頭部音頻企業(yè)競爭愈發(fā)激烈,為增加用戶粘性,均在探索聲音的應用場景和內容多樣性;與此同時,互聯(lián)網與新媒體的發(fā)展與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增長大大降低了聲音行業(yè)從業(yè)門檻,眾多有聲職業(yè)不再只是播音主持科班生的專場,一直被忽視的下沉市場找到了流量口,正蓄勢待發(fā)。那么,未來聲音教培行業(yè)的發(fā)展是否會井噴式爆發(fā),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