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種各樣的提議案被公布,引來了很多人的關注。除了與民生有關系的提案之外,與教育相關的政策提案關注度也很高。
因為一個人受教育的程度高低,會影響到日后的社會發(fā)展。特別是那些已經升入高校的學生,他們迫切希望了解當年的教育政策,是否能讓自己受益。
今年在兩會期間有這樣兩項提議引人注目,一條是關于博士擴招的問題,另一條是關于博士生學制的問題。博士生是我國科研工作的關鍵,如何能夠提升博士生的質量,是一直以來國家都非常重視的問題。
我國從1981年開始,各個高校招收培養(yǎng)屬于自己本國的博士生。如今四十多年過去了,博士生數量幾乎是連年增加。
2022年才剛剛開始,但是博士生的擴招之路依然沒有停止。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例,預計2022年所招生的博士生數量,要比去年多200名左右。同樣是名校的南開大學,2022年所招生的博士生的數量,也在大幅度地增加。
同樣是博士生,最受歡迎的卻是專博。而且預計到2025年的時候,國家還會專門增設一些專業(yè)學位類別。這是針對國家和社會對某個專業(yè)領域人才的需求而定的,所以說專業(yè)的擴招是必然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為何近些年擴招博士的呼聲很高?這與我國高校的科研形勢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在博士生選拔的過程當中非常嚴格,所以造成了資源領域博士生稀缺的現象。
可偏偏想要將科研搞下去,就需要大量的博士生。以至于一些高校想要組建科研團隊,卻因為缺少相對應的博士人才而無法成團。
目前我國選拔博士的途徑,除了各個學校保送的人才之外,還有統考和申請兩種選拔方式。但是據近幾年的數據統計,如今已經有90%以上的高校,在選擇博士生的時候采用的是申請考核制。
申請考核制度要比統考制度更嚴格一些,因為統考制度只是檢驗學生近一年的學習成果。可是申請考核制度卻不一樣,這卻要考核這名學生從本科起到碩士為止,所有階段的學習成果的考核。
以這種方式選拔出的博士生,都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更容易勝任科研工作當中的重要角色。
除了考核制度之外,博士生政策再迎重大變革,學制調整也被正式提出。目前我國博士生的畢業(yè)率僅為50%,超過半數的在讀博士生,只能無奈地選擇延畢或者是清退。
對此一些人提出分流政策,分流的具體意思是說:一些不適合繼續(xù)攻讀下去的博士生,可以選擇盡早分流畢業(yè),不過畢業(yè)的身份是以碩士生為準。
分流政策,已經有很多高校具體實施了。比如說我國的清華大學、北航、大連理工這些頂尖高校,都已經制定出了比較詳細的,更加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分流政策。所以說博士生分流不再是一紙空文,而是陸續(xù)被落實到了實處。
除此之外博士生學制制度改革,也被具體地提出來。因為申請博士的學生普遍年紀都比較大,甚至有的學生還要兼顧工作。因此他們想要完成自己的博士學位的話,所需的是更具有“彈性”的學制期限。
對于上海交通大學一馬當先選擇博士生擴招,你怎么看?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