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要學習?
你要讓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在腦子里隨時待命,這樣你才能在以后遇到問題時,思路清晰,并抓住解決問題的機會。
關(guān)于學習,我們所擁有的共識:
首先,要想學以致用,就必須記憶。只有這樣,已經(jīng)學會的內(nèi)容才不會在將來被需要的時候消失;
其次,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學習并記憶。年少時不停地接受學校教育,職場中不斷地學習職業(yè)技能,晚年培養(yǎng)興趣愛好。擅長學習的人終身受益。
再次,學習本身是一項可以獲得的技能。
【天性懶惰孕育了認知規(guī)律和心智模型】
1、什么樣的學習是我們需要的?
耗費心血的學習才是深層次的,效果也更持久。不花力氣的學習,轉(zhuǎn)瞬即忘,做的都是無用功。
2、可能你在做虛假學習
我們無法判斷自己什么時候?qū)W得好,什么時候?qū)W不好。如果感覺學得很吃力,我們就會轉(zhuǎn)向看似有成效的辦法,但沒意識到這些方法往往不會帶來持久的效果。(這就是我?。。。。?/p>
3、集中訓練,反復練習是最無效的學習方式
當你開始準備學習一項技能或一門知識的時候,第一反應可能就是反復閱讀課本,并集中練習,但這其實是最低效率的一種方式。因為,進行集中練習意味著我們在機械地、快速地重復記憶一些東西,想把它們深深地烙在自己的腦中?!笆炷苌伞睍屛覀冋`以為自己已經(jīng)掌握了知識,但實際上這種方法達不到真正精通,也不形成持久地記憶,只是在浪費時間。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在高考之后就連中學題目都不會做的原因吧。
4、那什么是有效方法呢?
檢索式練習—回想事實、概念或事件
5、有效方法怎么操作呢?
我們在閱讀完一段文字或聽過一堂課后,只需要用一道簡單的小問題考考自己,就可以鞏固所學、強化記憶,也就是給自己布置測試作業(yè)。這樣的方法比重讀課本或復習筆記要好得多。
原理在于:負責學習的神經(jīng)是可以被強化的,具體的方法就是檢索記憶,并練習所學的東西。
從陌生的情境中找到正確的答案,從熟練地從不同類型的問題中提煉出基本原理,也就是“規(guī)則”。
6、每個人都有習慣的學習方式,但是?
人類在學習時可以運用多種天分,而且“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運用全部才能和智謀學習時,效果要超過只用最熟悉的風格學習。
一旦你能熟悉地從不同類型的問題中提煉出基本原理,也就是“規(guī)則”,你就更有希望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找到正確的答案。
與集中練習相比,穿插練習與多樣化練習可以更好地掌握這種提煉技能。
簡單來說,如果你是高中生,可以數(shù)學、英語穿插學習;如果你是上班族,可以穿插著做多項工作。
5、如何無止境地學習而不覺得累?
細化知識。
(1)細化知識就是理解新知識的過程,細化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語言把新知識表達出來,把它和已有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新舊知識聯(lián)系得越多,會覺得越有趣,記憶也越深刻。
我有一個比較好玩的學習方法,就是在復盤當天所學的新知識的時候,我會想象自己是一個老師,正在給我的學生上課,強迫自己把知識點復述出來,在復述的過程中,又會產(chǎn)生很多新的想法,幫助我鞏固新知識。
(2)把新知識放到更廣泛的情景中有助于學習。
其實就是盡可能地做一張思維導圖。打個比方,學習一段歷史,你知道的故事越多、越詳細,你對這段歷史的理解就越深刻。
(3)掌握復雜的知識:從新知識中提取關(guān)鍵概念,并把這些概念組織成一個心智模型,同時把這種模型和已知聯(lián)系起來。
心智模型是外部現(xiàn)實在心理上的一種表現(xiàn)。打個比方,花滑運動員在競賽的時候,對于做什么樣的動作、動作做到何種程度、如何控制速度等等都必須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各種線索構(gòu)成心智模型,幫助花滑運動員完成漂亮的動作組合。
心智模型一般是在學習的時候搭建的。
6、智力水平可以改變?
智力水平并非天生注定。實際情況是,每次學習到新東西,大腦就會發(fā)生變化—經(jīng)驗會被一點一滴地儲存起來。
也就是說,影響智力水平的因素是可掌控的。我們可以通過學習、通過開發(fā)心智模型,來獲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創(chuàng)造新事物的能力。
【科學“照妖鏡”下的學習方法】
1、不迷信“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主張集中練習、反復練習的填鴨式學習
當事關(guān)重大時、當抽象的事務(wù)被形象化時,當事情和個人息息相關(guān)時,你就會把東西學得更牢。打個比方,某個想要打贏官司的當事人說不定他主動學習的法律知識比他的律師還要牢靠。
2、學習假象是如何形成的
對一段文字越熟悉,越能流暢閱讀,就會造成一種假象,認為自己已經(jīng)掌握了閱讀內(nèi)容。記下老師說的所有內(nèi)容,能夠背誦課文或課堂筆記,都不代表你理解了它們所描述的真正要義,也不代表你會運用這些內(nèi)容,更不代表你知道如何把它們和已知聯(lián)系起來。
3、提供一個完整有效的學習思路:
如果你剛學習了某一門知識,試圖反問一下自己以下問題:
(1)你有沒有用教材每章前后提煉出的關(guān)鍵詞考驗過自己?(一般教材書會在每章開頭或末尾提出問題或提煉出關(guān)鍵詞)
(2)在看到某個概念的時候,能不能把定義講出來,并在寫作中運用到這個概念?(參加過考研的朋友應該比較熟悉,大部分專業(yè)課都會考“名詞解釋”和“簡答題”)
(3)在閱讀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把課本中的要點轉(zhuǎn)化成一系列問題,并且在之后的學習中試著解答這些問題?(也就是去運用這些知識點)
(4)有沒有至少在閱讀時試著用自己的話描述要點?
(5)有沒有試著把新知識和已知聯(lián)系起來?
(6)有沒有找到課本外的例子?
4、如何運用“元認知”判斷自己學會知識與否
元認知:是指我們對知識掌握情況的理解。能準確判斷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這對于做決策是至關(guān)重要的。
那些不給自己出題的學生,容易過高地估計自己對學習資料的掌握。打個比方,很多學生在聽完一門課程或講座的時候,感覺自己已經(jīng)理解了知識點,就以為已經(jīng)學會了,不需要學習了。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去想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等到考試的時候,他們想不起概念,更不會靈活運用知識點。總的來說,就算是最努力的學生也會陷入兩個誤區(qū):
(1)不知道自己學習中的薄弱之處,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的精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2)愛使用那些會讓自己錯誤地認為掌握了知識的學習方法,比如做筆記、反復背筆記等等。
【考試是最有效的學習策略之一】
1、轉(zhuǎn)變思維:把考試當成一種學習工具
在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考試被過度地提及和運用,老師和學生因為應試苦不堪言。但如果我們不把考試當作衡量學習成果的標尺,而是把它看成記憶中檢索學問的一種練習,那我們就能為自己創(chuàng)作另一種可能:把考試當作工具。
2、如何運用“考試”這個工具
主動檢索—考試—可以強化記憶
小測驗相比較于反復閱讀,會更有趣味、記憶也會越深刻
3、從記憶中檢索知識有兩大顯著的好處:
一是這能告訴你什么是你知道的,什么是你不知道的,然后你就可以判斷以后要把精力放在哪個薄弱環(huán)節(jié)上,加以改進;
二是回想已經(jīng)學過的東西會讓大腦重新鞏固記憶,強化新知與已知之間的聯(lián)系,方便你在今后回憶。畢竟我們現(xiàn)在所進行的學習,從本意上講,都是為了能夠在以后生活中得以運用。
【小結(jié)】
回想自己是否正在進行“假想學習”。如果你正在使用錯誤的學習方法,對學習感到厭煩的話。可以嘗試在學習之后,進行有規(guī)律地自測,重新校準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原文在這一章提供了一些簡單使用的小策略:比如低權(quán)重的小測驗和自測、間隔練習、穿插不同但相關(guān)的科目或技能的練習、在別人教給你解決方案前先試著解決問題、從不同類型的問題中提取基本原理或準則等。
《小狗錢錢》:所有人都能學會的簡單理財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