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網訊(趙文源)為檢驗新老教師在近一年來的教學水平及學習成效,展現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力,夯實教師教學基本功,提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水平,并為新教師專業(yè)成長構建一個交流互動、學習展示的平臺。
3月24日,鄭州市管城回族區(qū)外國語牧歌小學科學全體科學老師在副校長劉方的帶領下,共同計劃并組織了為期兩周的教師匯報課的活動。
為了上好這節(jié)匯報課,六位科學教師在課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細心研讀教材,精心撰寫教學設計并準備實驗探究的模型和儀器,用心制作精美PPT,虛心向組內老師求教,并不斷的磨課、修改。在課堂上,他們都沉著大方,有條不紊,形成了具有個人色彩的教學風格,讓聽課老師眼前一亮。
陳米豪老師執(zhí)教的課是《空氣知多少》,在這節(jié)課中,陳老師通過讓學生梳理自己對空氣的認識的同時制作了知識樹,然后再通過自己動手找空氣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整堂課層層遞進,學生也在本節(jié)課中積極參與并有了很大的收獲。
王文娟老師執(zhí)教的課是《尋找雨具的缺點》,在這節(jié)課前,王老師就讓學生準備好了一些資料。在課堂上,學生針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將知識共享,也學會了如何能更好的接納別人的意見。
劉紅蘇老師執(zhí)教的課是《晝夜交替》,劉老師老師通過模型法在對晝夜變化模擬實驗中對學生進行不斷深入地設問引導,讓學生逐步、自主地晝夜變化模擬活動進行探究及知識建構,有利于學生開展小組實驗。在學生觀察探究出晝夜變化規(guī)律之后,一步一問地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的光學知識闡述晝夜變化模擬實驗的成因。并以連貫、有序的語言串聯(lián)本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孫俊偉老師執(zhí)教的課是《食物鏈》。孫老師的課導入簡潔,能快速的帶領學生進入課堂探究。課堂中采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形式新穎,讓學生對自然界中生物的關系一目了然,也更容易理解食物鏈和食物網。最后讓部分學生進行展示,這樣學生不僅對自己組的成果進行分析,還能對其他組的成果進行分析。
王宣老師執(zhí)教的課是《播下希望的種子》。王老師的課用學生最常見的花來引入課題,然后通過解剖蠶豆種子并觀察種子的內部結構,讓學生了解了種子的結構和功能。這節(jié)課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植物的奇妙之處,也為學生了解植物知識開啟了一扇新的知識之門。
王銘雨老師執(zhí)教的課是《裝訂我的小書》。王老師在課堂上先讓學生先用線裝訂自己準備好的卡紙,再用訂書機裝訂。通過對比兩種裝訂方法的不同體會到科技進步給人們帶來了方便。最后王老師用《各種各樣的訂書機》這個視頻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也給本節(jié)課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匯報課都結束后,老師們在副校長劉方的領導下先由每位上課老師分享了各自的磨課經歷及上課反思,隨后由教研組長和其他老師對課程進行評價。
本次匯報課活動中,教師們在聽課中思考,在交流中比較,在比較中反思,在反思中探尋,在探尋中提升。小學科學教學研究,我們一直在路上,共同學習,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