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智力”>“努力”;高中“努力”>“智力”!
好多人都會好奇,為什么初中是“學霸”級別的孩子,到了高中后卻變成了“學渣”?我上學時就遭遇到了類似的情況,起初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覺著自己高中和初中的學習方法、態(tài)度都是一樣的呀,甚至高中比初中還努力點,成績怎么反而不理想呢?后來,通過觀察高中學霸們的學習狀態(tài)和精神頭后恍然大悟......
初中“智力”>“努力”
我們那個年代,初中好多科目開設得都比較晚,例如英語初一開設,物理初二開設,化學初三才增加的,剛開設的科目都是基礎性的,技巧性和難度都不大,只要上課好好聽講,下課用不用功都無所謂。
我們不得不承認人和人的智力還是有一定差別的,初中聰明的、腦瓜子靈活的孩子就顯得很突出,平時一直看到的都是他在玩,作業(yè)也不做,但是考試,幾乎每次都是前幾名,讓人很羨慕;相反,平時看著很努力的孩子考試卻不盡如人意。
其實原因很簡單,剛開設的科目,不需要熟練的解題功底,只要能轉過彎就可以做對,理解占第一位,需要大量記憶的東西較少,考題的難度不會涉及得很深,這個時候,稍聰明點的孩子,平時不咋好好下功夫的也可以考得很好,上課老師講得只要記住,就足以應付考試了!
高中“努力”>“智力”
升到高中后,首先分為文科和理科,這個時候就要求學生從全面發(fā)展轉向專業(yè)化發(fā)展,科目從初中的入門、基礎級別進一步深入、提高,要求學生們專業(yè)性更強。
高中的課本涉及面廣,課堂容量大,需要課后大量的記憶,僅憑課堂聽老師講課是遠遠不夠用的,課后大規(guī)模的習題練習必不可少,一定要做到熟能生巧,要總結出一套屬于自己的解題技巧和解題思路,也就是說初中那種光靠腦袋轉不動手的學習方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高中學習的強度要求了。
初中學霸級的學生到高中后有一個明顯的感覺,就是這道題思路沒問題,一看答案和自己想得都一樣,但是一動手就是做不出來,算不對。
這就是基本功夠不夠扎實的表現(xiàn),屬于一看就會,一做就廢的類型。如果這個時候還不下苦功,就會被越甩越遠,逐漸從“學霸”淪落為“學渣”!
通過我自身的經(jīng)歷和身邊類似的例子,我認為初中“智力”>“努力”,高中“努力”>“智力”。初中依靠智商碾壓是行得通的,高中則不然,需要努力為智力鋪路,只要高中很努力的學生,不管以前初中學習咋樣,總會考一個不錯的大學,至少也是個本科級別的。只有智力+努力才會成為學霸級別的,才會考入全國重點大學!
最后,我得出一個結論:初中“智力”>“努力”,智力=“學霸”;高中“努力”>“智力”,“努力”+“智力”=“學霸”!